索 引 号: | 012947154/2018-00360 | 信息分类: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报告 |
发布机构: | 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生成日期: | 2018-11-14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南京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经济运行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今年以来,全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对标找差、创新实干,聚力聚焦创新名城建设,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出“运行平稳、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01亿元,可比价增长8%(现价增长12.96%),位居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进出口总额增长13.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1%。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实现“双过半”目标,为完成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基础不断巩固
1.生产稳定市场活跃。现代农业发展总体稳定,夏粮生产形势较好,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总产值同比增长14.3%),较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占GDP比重达60.4%,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1%,拉动全市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主导产业完成业务收入170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1.5%。市场预期稳定向好。6月份,南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分别为52.4和52.0,一直处在温和扩张区间。
2.就业充分物价平稳。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6.5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物价保持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8%,涨幅与1-5月份持平,略低于上年同期。消费品价格涨幅和影响程度均大于服务价格,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是价格总水平上行的最大推力。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涨幅略有扩大,同比上涨2.5%,涨幅较1-5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
3.要素保障平稳有序。上半年,出让产业用地成交85幅、435.0公顷,出让面积同比增长51.4%,其中,供应科研用地54.0公顷,同比增长3.0%。出让经营性用地392.1公顷,同比减少5.9%,成交总额为463.5亿元,同比下降47.3%;其中商品住宅用地出让面积同比减少10.6%(含租赁住房23.3公顷),成交总额同比减少52.6%。上半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1.6%,其中工业用电同比增长8.2%,较去年同期提升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3%。6月末,南京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240亿元,同比增长12.9%,较一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较5月末提高0.1个百分点;各项存款余额为33620亿元,同比增长10.2%,较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与5月末持平。其中,6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2190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35个百分点;制造业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64%,占比同比提高1.13个百分点。6月末,全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2%,较去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市公路货运量同比增长9.3%,水路货运量同比增长2.8%,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1%,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5%;机场货邮吞吐量同比下降2.2%。全市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3.6%;铁路南京南站发送旅客同比增长14%;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长10.5%;公路客运量同比下降6.4%;水路客运量同比增长3.4%。
(二)创新驱动成效突出,发展新动能稳定增长
1.新主体不断涌现。创新名城1号文件效应释放,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0.5万户,其中新增科创型企业约1.3万户,同比增长31%,总量和增速均排名全省第一。集中签约新型研发机构累计达133家。上半年,全市有124家创新型企业获得股权投资415亿元,为去年全年获得投资的2倍。新增估值超10亿美元的企业4家(累计7家)。截至目前,全市新增上市企业7家,其中,新增境内上市企业6家,与上海,深圳并列全国第1,上市公司总数达109家,首发和再融资总额超过3300亿元。
2.新动能加快发展。聚焦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生命健康、新零售等产业,举办政策宣讲、人才引进等各类活动百余场,影响力持续加大。上半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645.2%,工业机器人增长83.8%,智能手机增长45.7%,集成电路产品增长56.2%,电信业务收入增长5.9%,限上单位网络销售商品零售额增速超过40%。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1-5月份,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18.9%及13.2%。
3.新要素加快集聚。实施人才落户“宁聚计划”以来,促就业、聚英才的效应凸显,上半年全市新增缴纳社保大学生就业人数达16.62万人,较去年同期净增5.56万人,同比增长50.27%,增幅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全口径)预计达到4500亿元,同比增长12.5%;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为102亿元,位列全省第1。截至上半年,全市专利申请总量同比增长47.1%,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3.6件,位列全省第1;PCT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08.4%,位居全省第2。
(三)三个收入平稳增长,经济效益保持较好水平
1.企业效益良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显现。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79.72元,较去年年底下降0.68元;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8%,较一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率达7.65%,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1-5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9%,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利润增幅预计超过10%。全市企业亏损面28.1%,较一季度收窄5.9个百分点。
2.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24.9亿元,直比增长20.4%,剔除省下放税收净增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2.1%,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5和3.8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1。其中,剔除省金融保险业下放因素后,税收收入同口径增长15.7%,税比为86.7%,较去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7.1%,其中财政八项支出占比73.7%,增长20%。
3.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上半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68元,同比增长9.1%,与去年同期持平,高于全国、全省增速水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872.2元,增长8.8%,与去年同期持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89.6元,增长9.3%,高于去年同期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依旧快于城镇居民。
(四)三大需求协同发展,经济发展总体均衡
1.消费升级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0.55亿元,增长9.4%,增幅较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与全国持平,超过全省平均0.2个百分点。其中,限上社零增幅为8.2%。消费升级势头明显。与居民生活消费品质改善相关的文化体育娱乐等商品的销售增速在10%以上。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汽车类、家用电器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合计占限上批零业的46.2%,同比增长17.3%,拉动限上批零业增长7.4个百分点,合计贡献率达到88.7%。上半年,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同比增长22.2%;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3%。
2.有效投入不断扩大。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93.76亿元,同比增长9.4%,增幅较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7.9%,增幅比一季度提升1.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2.0%,较一季度下降4.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2.5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75.5%,剔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服务业投资增长达到7.7%。民间投资增长17.8%,高于去年同期24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8.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
3.外贸外资总体平稳。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上半年全市进出口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低于全国全省水平。上半年全市完成货物进出口2052.5亿元,增长5.8%,完成双过半既定目标任务(全年目标为增长3%)。其中,出口1125.0亿元,增长1.2%;进口927.4亿元,增长11.9%。全市进出口增幅分别比全国、全省低2.1和3.6个百分点;出口增幅比全国、全省低3.7和6.3个百分点;进口增幅比全国高0.4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5个百分点。累计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占全省的比重为10.0%、9.1%和11.4%,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4、0.4和0.3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实际使用外资20.9亿美元,增长12.1%(苏州26.9亿美元,增长19.5%)。完成对外投资备案项目数43个,同比增长43.3%,中方投资总额6.4亿美元,同比下降59.0%,对外投资项目总量增长,但项目规模普遍偏小。
(五)社会民生事业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取得积极进展
1.民生实事进展顺利。35件116项民生实事,17项已经完成年度任务,占所有任务的14.7%,主要为小学“弹性离校”、为重度失能老人免费提供一定时间照护服务等;60项超过时序进度要求,占所有的任务的51.7%,包括幼儿园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等;37项达到时序进度要求,占所有的任务的31.9%,包括新改扩建普通高中、智慧民宿等;2项欠序时进度,分别为“对30处老旧小区低压供水设施进行改造”、“为100家养老院、5000家九小场所安装独立感烟报警探测器等防护设施”。
2.生态环保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节能控煤稳步推进。上半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累计 1526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07万吨,同比下降6.58%,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其中非电用煤减少60万吨,发电用煤减少47万吨;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左右。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市22个列入国家、省“水十条”考核的断面中,除省考城南河龙王庙断面外,其他断面水质均达考核要求。水质优良(Ⅲ类及以上)断面比例达到81.8%,丧失使用功能(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4.5%。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14天,同比减少5天,其中达到一级标准天数为22天,同比增加11天。
3.精准扶贫扎实推进。制定《2018年全市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计划安排》,实施扶贫对象精准管理。完成2017年扶贫对象精准退出工作,目前全市剩余未脱贫低收入农户4516户、10575人,剩余经济薄弱村68个。加大陕西商洛、青海西宁等地的对口扶贫协助工作力度。落实援助资金6.25亿元(其中上交省援助资金5.55亿元),援建项目135个,开(复)工率93.3 %;开展智力支持,帮助培训各类干部人才5837人次;组织劳务协作,帮助商洛、西宁等地实现上岗就业2614人。
(六)聚焦实体经济发展,重大项目进展良好
2018年全市共安排重大项目481个(年初计划下达479个项目,6月份新开工项目调整,14个项目调出,16个项目调入),当年计划投资2677.5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1469.2亿元,超序时进度4.9个百分点。其中,182个新开工项目已开工155个(其中6月开工44个),完成投资391.4亿元,开工率85.2%,比去年同期提高18.7个百分点;265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077.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1.3%。省级重大项目全部开工,进展良好。
从项目类别看,344个重大产业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1084.4亿元,超序时进度7.1个百分点,占所有项目完成投资的73.8%。产业项目中,有326个已开工在建,占比94.8%。47个城建与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216.7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44.1%,低于序时进度5.9个百分点;56个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项目完成投资168.1亿元,占年度计划58.9%,超序时进度8.9个百分点。截至6月末,台积电、塔菲尔动力锂电池等104个制造业项目竣工投产,中科曙光(南京)研究院、中创为量子通信等34个科技创新项目竣工运营(含之前年度省市区三级项目),预计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71.6亿元,实现税收78亿元。
从各区(板块)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看,除六合区外,其余各区(板块)均超过序时进度,雨花台区进度最快,超序时进度24.9个百分点。从开工情况看,9个区开工率均达到90%,3个区开工率未达到90%(详见附件2)。
二、经济运行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体上看,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稳”的基础在加强,“进”和“好”的态势、条件在集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实体经济持续向好尚有不确定性。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对经济稳定增长作出了较大贡献,但主要得益于石化、钢铁等传统产业的拉动,1-5月份,石化、钢铁主要产品平均价格分别上涨了13.9%和18%,产品产量总体保持平稳。受国际市场大环境和电子信息产业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影响,今年以来全市工业利润增长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年初以增长3.3%开局,一季度下滑至0.7%,4月末提高到5.8%,5月末稍有回落至3.8%。工业回暖大环境上得益于环保政策和工业去库存影响,下半年这一势头能否持续有不确定性。四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对经济保持中高速、高质量增长支撑不够,全年预计净增规上工业企业80-100家,距离“净增200家”的年度目标差距较大,完成全年新增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目标任务也有一定难度。社零总额增幅虽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年目标0.6个百分点,值得关注。
二是有效投入持续加大缺乏强力支撑。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4%,较去年同期下滑6.2个百分点,较全年目标差0.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7.9%,与全年增长10%的目标仍有差距,占全部投资比重还不到25%。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6.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与全年增长12%的目标也有差距。政府投资项目推进滞后,上半年,市政府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仅占年度计划投资的34.4%。从签约项目情况看,上半年,先进制造业项目共计签约109个,总投资877.24亿元,分别占签约总数的33.3%和13.7%,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内资项目仅15个;签约科技创新项目64个,总投资584.3亿元,分别占总数的19.6%和9%。产业项目投资后劲不足。
三是部分领域运行风险加大。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下滑,对经济稳定增长形成一定下拉作用。上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分别下降14.4%和9.5%。受保险业保费收入大幅下滑(1-5月份同比下降34.5%)影响,预计上半年我市金融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较去年同期下滑3.5个百分点。同时,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存在风险隐患,股市、债市、汇市的波动会影响到实体经济,资金成本不断上升,少数企业资金链紧张,融资环境出现逐步趋紧迹象。规范地方政府融资系列新规出台后,政府融资平台及类平台融资业务逐渐收缩。债券市场利率逐渐走高,部分企业发债意愿下降,转向信贷市场融资,加大了信贷市场的供求矛盾,对小微企业贷款产生挤出效应。上半年,南京市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少增216亿元。另外,一些大型企业债务违约事件时有发生,潜在企业信用风险依然较高。中美贸易摩擦对全市外贸出口的影响,对整个经济运行和企业预期的影响也需加强跟踪、预判。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第一批加征关税涉及我市出口企业近700家,直接涉及商品金额近7亿美元。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增幅低于全国水平,占全省比重也成下降趋势。
四是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任务艰巨。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优良天数114天,同比减少5天;优良率63.0%,同比减少2.7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指数(AQI)平均达到95(良好等级),同比去年增加1.1%;PM2.5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上升10.9%。上半年煤炭消费总量同比减少107万吨,完成市定全年减煤250万吨的目标难度较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水环境提升、黑臭河道根治等任务也很艰巨。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针对当前全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强经济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坚持对标找差、创新实干,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圆满、高质量完成。
(一)加强经济运行组织调度,落实好省高质量发展监测考核要求。针对中美经贸摩擦、金融监管加强、资金成本上升、房地产稳控等热点难点问题,密切跟踪、准确研判、积极应对。高度重视就业问题,积极引导社会预期,强化发改、统计等部门会商制度,定期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平稳有序推进。加强大数据在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中的运用,定期推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数据专报。强化对标找差监测评价调度体系,通过持续对标找差比出差距的同时,比出干劲比出激情,巩固优势增强信心。在我市已出台的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基础上,通过增补指标、完善办法,做到省高质量发展对市、区的监测考核指标任务全覆盖、全落实。
(二)全力推进创新名城建设,在动能打造上乘势而为、放大特色。进一步加大今年市委1号文的宣传力度和广度,确保各项优惠措施“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加强对各项政策措施实施效果评估,针对企业和社会的反馈,及时修订完善具体实施措施。切实组织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培育工作,根据各类企业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开展服务指导工作。加快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设立综合性科学中心专项基金,加大投入建设力度。构建高企运作管理新平台,启动第二批科技瞪羚企业认定工作。围绕“4+4+1”主导产业,继续谋划和储备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多方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对已签约的新型研发机构和校地融合对接项目,突出产业化、市场化导向,加大跟踪推进力度,畅通金融对接渠道,加快项目建设运营、成长壮大步伐。更大力度集聚人才,推动最新科研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加快形成引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环境,营造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集聚的强大声势。
(三)全力推进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发挥重点工作推进办公室的谋划督促协调作用,认真落实主导产业优化升级意见和2018年工作方案,加快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地标,保障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0%。进一步完善规上企业培育机制,综合运用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平台支撑、金融扶持等多种手段,努力完成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2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00家的任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眼产业补链、强链、造链,积极运用中介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切实强化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精准招商,引进更多高精尖项目和关键环节项目。抓好项目落地工作。对已经签订协议的外资重点项目和优质项目,切实加强成果跟踪和服务对接,全力做好资金到账、注册领照等工作,加快提升外资到账率、开工率和投产率,努力把更多的合同项目转化为到资项目、实际项目。聚焦481个省、市重大项目,紧扣实质性开工、结构性封顶、设备安装,投入运营四个节点,按月调度、定期通报,集中力量破解征地拆迁、要素保障等各类问题,确保完成年度投资建设任务。突出抓好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确保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到60%以上,工业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0%以上。
(四)全力抓好风险防范,在风险防控上有效应对、守住底线。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风险防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有效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支持企业通过直接债务融资工具融入低成本资金,防止企业因融资成本加大造成新的风险。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做好重点企业监督整改和风险化解工作。进一步加大对非法集资的清理打击力度,深入开展涉嫌非法集资风险的线索排查、有效处置,协助做好相关案件的善后处置,防止风险的累积和扩散。完善政府性债务管控,全面梳理盘清显性、隐性债务情况,严格落实年度全口径债务化解任务,整改不规范融资行为。严格依法依规举借政府债务,杜绝各种不规范融资行为。加强在建拟建项目资金来源审查约束,切实将财政承受能力论证作为项目审批前置条件,杜绝违法违规举债,保障合理融资需求。继续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标要求,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把市场调控与行政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预期。进一步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培育和规范房地产租赁市场,建立健全“租售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五)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围绕用地、用电、财产保护等企业最关注问题,围绕企业办事全流程、生产经营全周期,摸清影响全市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聚焦建设工程审批领域,研究一套普惠、管用、有效、系统的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政策举措,尽快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加紧制定十九部门专项工作方案,形成10十1重点问题解决方案。定期召开各类企业座谈会,持续加大走访调研力度,全面了解企业、基层真实意愿,聚焦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矛盾,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优化服务。深入创建国家信用示范城市,让诚信成为市场最好的“通行证”。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构建全方位、全流程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六)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打好污染防治和扶贫攻坚战。持续抓好7大类35件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强化统筹协调和服务意识,全力攻坚克难,切实提升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着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河道水环境整治、增设住宅电梯、积淹水片区改造、道路综合整治、农贸市场改造等工程类任务。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二期重点攻坚计划、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普通高中布局优化等“三项工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缓解“择校热”“就学难”等矛盾。全力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五项制度建设,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创新试点工作,不断提升卫生服务水平。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妥善处理“老农保”遗留问题,落实好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社会救助等托底政策。继续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城乡环境提升。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求和环保督查整改要求,深入实施“两减六治三提升”行动,全力以赴做好大气治理、城市水体达标等,全面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对照2018年全市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计划安排,一着不让抓好20项工作重点,持续加大对口支援和协助陕西商洛、青海西宁脱贫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年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