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消费者都有这样的体验:每次网络抽奖,转盘指针总会划过手机、话费等很有吸引力的奖品,最终落在了商家优惠券、买保险、报培训班等奖项上,实际指向了下一次消费。为了引诱消费者购买商品,商家向消费者谎称是因运气好才刮到此券。
先抽奖,再获优惠券,从而以较低价格购买到相应商品,看似凭运气说话,让消费者得了实惠。实际上,不过是精心布局、挖坑,引诱消费,甚至借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让消费者上当受骗。
遏制网络抽奖坑害消费者,固然离不开消费者练就火眼金睛。但良好的市场秩序,既不可能自然形成,更不应该寄希望于消费者擦亮眼睛。网络抽奖套路之所以屡禁不止,除了部分商家捞一票、赚快钱理念作祟,以及一些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态使然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因为维权难、监管难、打击难,从而让这些套路得以生存。
消除网络抽奖之类的市场乱象,一方面,要遵循“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顺藤摸瓜、追溯源头,斩断利益链条;另一方面,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固定证据、屏蔽活动,让网络抽奖套路失去生存土壤。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要有效消除网络抽奖怪象,需要市监、网监等部门形成合力,畅通消费者举报、投诉渠道,有投诉必有回应,让实施者付出代价,从而才能逐步清除网络营销中的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