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信用南京
        无障碍阅读

        征集调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用风险提示

        警惕!网络直播变“直骗”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5日 10:35 来源:信用中国 阅读 0

        “直播购物”已成为现在网络购物的新常态,但是在广大主播中也不乏借机骗取他人钱财的不法分子。日前,家住苏州高新区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张女士就落入了抖音平台“带货”的主播圈套。

        10月26日下午,张女士向高新区公安分局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派出所报警,称自己在抖音直播上购物时,被主播骗了。据张女士称,10月22日19时许,她在浏览抖音直播时,偶然进入到一个直播间,当时直播正在预热“双11”购物大促,展示的衣物价格叫人心动,款式又十分心仪,于是张女士联系了主播商定购买事宜。

        在谈妥价格之后,主播要求张女士通过扫描二维码的形式支付货款。没有多想的张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通过对方以平台私聊发送的二维码扫码,成功支付188元。随后,满心期待的张女士等了4天迟迟未见货物,焦急的她重新找到私聊平台,发现对方竟已把自己拉黑。恍然大悟的张女士意识到自己被骗,为避免有人遭遇同样经历,情急之下赶忙报警。

        据了解,9月份以来已经发生多起涉及“双11”购物的网络诈骗案件。警方提示:直播购物已然成为了新时尚,但是大家在网购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网络销售平台,切记不能通过官方平台以外的支付方式将钱款私下转给对方,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从已接报案件情况来看,“双11”前的网购中主要常见有以下几类骗局:

        1.“预售”骗局

        “预售”是近两年“双11”中采用的营销方式,商家通过短信将新品预售信息发给老顾客,这给骗子提供了方便。不法分子以“预购”“限时购”“预先降价”等为幌子,发送包含木马的链接。如果点开,木马病毒就会植入手机窃取用户信息。此外,不法分子也会在所谓的预购活动中骗取定金。因此大家要警惕,凡是短信中有优惠券或者红包链接的不要点!因为链接中很可能含有木马病毒,能“秒”盗客户信息和账户资金。

        2.“信用提额”骗局

        “双11”期间,有些人会提升花呗或信用卡额度,不法分子则会冒充花呗或银行客服,谎称可以提升信用额度,继而以支付“服务费”为由,诱导网友扫其二维码支付实施诈骗。因此切勿轻信关于提高花呗、信用卡等透支额度的信息。

        3.“刷单返利”骗局

        不法分子以在“双11”前需要雇人兼职刷单刷信誉为幌子,开始会在约定时间连本带利返还,待网友刷的金额越来越大,骗子则借口拒绝返款。广大网友一定不要尝试“刷单返现”,这种行为本身也属于违法。

        4.“中奖免单”骗局

        每年“双11”前后都会发生类似骗局,因此消费者要对各种抽奖、免单活动仔细甄别,跟正规客服求证,不轻易汇款、转账。遇到“账户异常”“缴纳保证金”等情况要谨慎,小心上当。

        警惕!扫了一个二维码29万差点没了

        接一通电话,扫了一个二维码,买了一套宝宝餐具的嘉兴宝妈,卡里的29万竟变成了700克黄金,这可不是电影里的情节。

        10月22日晚上17时41分,南湖警方接到一个报警电话。“快点救救我,我的卡里被转走了29万!”“他不说小孩我不会相信的,一说小孩我就懵了!”电话那天,嘉兴市民吴女士哽咽着向民警求助,原来吴女士遭遇了网络诈骗。骗子冒充客服说她购买的宝宝餐具有质量问题,让她扫描一个二维码后可以进行赔款。

        接到报警后,当晚值班的嘉兴公安局南湖分局新嘉派出所副所长刘敏超马上致电吴女士。而吴女士也在丈夫的陪伴下第一时间赶往派出所。“警官,一定要帮帮我们。”走进派出所,吴女士的情绪已经濒临崩溃,她急切地向刘敏超诉说被骗的全部经过。

        其实,吴女士口中说的 “客服”就是骗子假冒的,并让吴女士扫描一个二维码,登录一个平台,只要输入自己的银行账号和密码,就能收到退款及补偿金。

        对方保证的退款补偿没有到账,1分钟后,吴女士手机上跳出2条扣款短信。

        短信竟然显示她的银行卡分别支出207730元和83092元。而让吴女士更惊讶的是,她的手机银行显示登陆密码错误,她也无法登陆核实情况。

        29万到底去哪里了?在刘敏超的协助下,吴女士终于找回了密码,而登陆后发现,29万被用于在该银行贵金属专区分两次购买了700克黄金。

        骗子为何要在吴女士的账户里购买黄金?正当吴女士还在焦灼时,骗子的电话又来了。一个自称是银行“客服”的人来电,表示因系统问题导致银行卡错误,支出总计290882元购入了投资产品,目前只要告知手机验证码就可以终止“交易”。

        会不会告知验证码,就可以终止“交易”?正当陈女士心存希望时,刘敏超听出了对方来电中的“猫腻”。“手机验证码绝对不能给!这是骗子的花样!”刘敏超分析,如果说骗子现在来要手机验证码,说明这笔钱骗子无法从银行转出。

        吴女士表示自己有个习惯:“我手机银行APP上,设置每日转账不超过5000元。”听到这里,刘敏超更肯定自己的猜测:“骗子一定正在尝试转出这29万,而验证码就是最后一道屏障。”

        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刘敏超马上拨打该银行服务电话,当即表明了警察身份以及说明了吴女士被骗的原委。

        “幸好,钱还在银行,没有被骗子转出。”这让吴女士原本悬着的心放下了。

        在刘敏超的指导下,陈女士在手机银行APP上操作,紧急撤销了购买的产品, 并修改了手机银行密码,至此,290882元全部转回了吴女士的银行卡内。

          刘敏超表示,现在很多业务都需要手机验证码,即使骗子有了银行卡号和密码有时也没法进行转账,而骗子为了套取被害人的验证码,会先在手机银行里购买不需要验证码就可以操作的理财类产品,让被害人产生自己的钱不见了的恐慌心理,随后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再一步步套取被害人的验证码。他提醒,骗子套路防不胜防,大家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特别是账号、密码,也不要轻易将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告知其他人。


        信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