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管理能力、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体现。河北省保定市毗邻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要节点城市,具有良好的创建基础和优势,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快速完善,能有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近年来,保定市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诚信建设必将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顶层设计有序推进。保定市专门编制印发了《保定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重点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个方面安排部署各项工作,提出建设信用信息共享系统、加快促进社会征信、培育社会诚信氛围和诚信意识等重点专项工作。
统筹推进重点领域信用建设。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保定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并以市政府名义正式下发实施;同时,保定市先后制定出台了《保定市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保定市加强个人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等多个重要文件,多领域全面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完善。2017年12月25日,“信用保定”暨社会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2.0版正式启用。改版后的“信用保定”在与国家、省平台的数据对接、平台应用、信息处理等方面显着提升,对深入推动全市信用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保定市通过网站建设为各县(市、区)搭建了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互联互通,在全省范围内居于前列。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效果显着。为夯实联合奖惩基础,保定市已在税务、环保、工商、海关、质监等多个领域建立“红黑名单”制度。目前,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归集守信“红名单”11124条,失信“黑名单”2349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