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南京市信用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近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三项司法措施,促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下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主动帮助企业降低失信风险:一是突出善意文明司法。依法审查涉企财产保全申请,灵活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完善权利救济机制。全力推广物联网电子封条、物联网称重系统、物联网财产监管系统在执行查控中的应用,扩大“活封”“活扣”适用范围。强化责任担当,直击企业普遍关注的堵点痛点,切实将财产保全和执行查控措施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建立刑民交叉案件跨部门协调机制,严防刑事司法不当介入经济纠纷。慎用刑事强制措施,避免企业失治失控。落实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宽容对待创新创业者。二是加强企业信用维护。开展企业信用修复专项行动,对全市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企业信息进行集中清查,根据不同情形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删除符合条件企业的失信信息。严格依照法定条件、程序、期限采取措施,区别对待疫情期间被执行人的具体情形,审慎将履行能力受到疫情影响的企业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综合运用预告制度、宽限期制度、鼓励主动履行等制度措施实现长效常治,控制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企业增量。三是助力企业脱困重生。对主营业务发展良好且具有持续经营价值,仅因疫情影响导致暂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企业,积极引导债务人与债权人协商,通过庭外调解、庭外重组、预重整等方式化解债务危机,助力企业重生。对于重整计划或者和解协议已经进入执行阶段,但债务人因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影响而难以执行的,积极引导当事人充分协商予以变更。仅涉及执行期限变更的,可以依债务人或债权人的申请直接作出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