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栖霞区以民生起笔,以生态筑底,扎实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
“强联动” 下好农村治污“一盘棋”
为破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一难题,栖霞区不断完善区级部署、部门推进、街道落实的治理机制,推动水务、生态环境、农业、财政等多部门联动,做好规划编制、组织实施、资金保障、制度建设等工作,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农村污水治理离不开“因地制宜”四个字。按照“能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的原则,栖霞区对村庄集中、人口密度大、治理标准要求较高,且周边建有污水处理厂的八卦洲街道采取以接管为主、点源装置为辅的处理模式,以达到一次投入、长期受益,以及治理效果好、后期维护管养成本低的效果;对治理区域广、村庄分散,且各村居住相对集中的龙潭街道、西岗街道,则采取相对集中点源装置处理模式,使各村均能得到有效治理。
另一方面,为将农村污水治理的落脚点牢牢铆在运行和见效上,栖霞区积极推行“责任人制度”“巡查制度”“运维数据采集制度”等管养制度,确保每台污水处理设备都能良好运行。在此基础上,龙潭街道还进一步探索信息化管理模式,率先建设实时监控、实时告警、实时记录的智慧监管平台,借助科技力量助力农村生活污水智慧化、精细化管理。
截至目前,栖霞区规划布点村、自然村、行政村污水设施覆盖率均提升至100%,其中规划布点村覆盖数从2个提升至29个,自然村覆盖数从之前的4个提升至181个,行政村覆盖数从之前的4个提升至17个。
“重管护” 织密农村河长“一张网”
栖霞区地处长江下游,河道众多,水网密布。面对局部地区存在的河道淤积、功能衰退、水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栖霞区坚持科学规划,通过清理河道淤泥、垃圾、漂浮物,清理岸坡违章建筑、乱堆乱放,种植树木、播撒花籽等综合治理方式,确保河道清洁通畅、河岸整洁美观。
三分建设,七分管护。为巩固辖区农村河道疏浚清淤整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栖霞区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将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作为河长制重要工作任务,层层落实至街、村河长,有力推进了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作“生根开花”。
“兴产业” 打通绿色生态“一条线”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环境的提升不仅能优化生态环境,更能为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近日,栖霞区“绿色种养循环圈”描绘乡村振兴图谱成功入选南京市首批60个“一社区一案例”重点培育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基地位于龙潭街道南中村南滩组、青南组,项目旨在提升水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投放小麻鸭,让水稻和麻鸭同生共长,打造一个集生态、经济、景观为一体的综合项目,在提升人居环境的同时,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6月以来,栖霞区在龙潭街道南中村稻田混养基地的年滩河实施清淤工程,将该条1100米的河道连同沿线坡岸刷坡整治一并进行环境整治,成功实现长江活水生态循环。同时,在岸线主干道电线杆等处绘制二十四节气图、农业谚语等特色墙绘,并种植百日草、向日葵等观赏植物,“全方位”扮靓美丽乡村,让年滩河成为村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和城市居民游园打卡的网红点。
河中碧水清澈、鸭儿嬉戏,岸上绿意盎然、鸟儿纷飞……如今,栖霞区的各个乡村,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未来,栖霞区将持续提升农村水环境治理成效,依托河道整治、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以水为纽带,矢志不移打好农村生态建设攻坚战,不断提升人居环境,焕新水美乡村新篇章。
相关信息
- ·我市首个宾馆类合同节水项目落地(2022-09-01)
- ·栖霞区:招商引资“稳中蓄势” 创新服务“助推发展”(2022-08-11)
- ·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栖霞分中心首批工作站揭牌(2022-08-08)
- ·栖霞区投用31台新能源车 切实推进节能减排(2022-05-26)
- ·栖霞区12个项目获2022年度第一批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立项(2022-05-18)
- ·栖霞探索数字化助残就业模式(202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