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沈力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发布会有两个主题:一是南京市“强信心 添动力 促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之“扶持企业 促进就业”,将为大家介绍我市降低资金成本、挖掘就业岗位的相关政策举措;二是介绍2022年度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市人社局一级调研员马书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新颜,团市委分管负责同志王军,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党委委员、工会主任张浩来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首先,发布第一个主题。先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陈新颜介绍我市完善政策性金融产品供给,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助力企业融资发展的相关工作举措。
陈新颜: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近年来,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金融政策为核心、以广泛宣传为抓手,统筹供给,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直达性。
一是南京市民营企业转贷基金“搭桥”纾困,助力民营企业平稳发展。为帮助南京市民营企业畅通转贷堵点,帮助民营企业低成本、高效率融资“过桥”,2018年末,市区两级财政共同出资,组建了总规模10亿元的南京市民营企业转贷基金。转贷基金坚持普惠导向、公益定位,企业在约定的期限内使用转贷基金(原则上应在15日以内),费用标准仅为一年期LPR。四年来,转贷基金业务高速发展,截至2022年11月末,已累计实现转贷金额1001.79亿元,服务笔数21731笔,惠及企业8933家,服务规模、业务笔数等主要运行指标位列全省第一、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领先。为进一步支持创新驱动,2022年转贷基金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出台了年度累计6000万元免费转贷额度的优惠扶持政策,当年已为114家“专精特新”企业实现转贷服务规模20.65亿元,服务笔数278笔,减免转贷费用达177.34万元。
二是融资担保拓面降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各级扶持政策合力,鼓励融资担保公司主动对接国家担保基金、积极加入“省小微贷”试点,并通过构建保费补贴、风险分担等多层次的财政资金支持体系,引导融资担保公司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扩大担保业务覆盖面。鼓励政府性担保机构坚守主责主业,勇担小微企业、“三农”主体融资重任,开展“专精特新保”业务试点,对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业务免收担保费。截至2022年11月末,我市共有6家国有担保机构被纳入江苏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名单,在保余额70.57亿元,同比增加193%,平均担保费率0.53%,同比降低65%。
三是线上服务平台整合资源,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依托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南京子平台以及南京市创新企业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政府扶持政策、公共信用信息、社会征信服务、企业融资需求、金融机构融资产品等资源,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让企业融资多走“网路”、少跑“马路”。截至2022年11月末,省金服平台南京子平台共接入中小企业94517家,累计获得授信40170笔,授信金额1362.5亿元,融资撮合率达76%;“南京金服”已经上线了转贷基金、“宁科贷”和“专精特新保”等多项政策性金融产品,累计入库企业15.7万家、授权注册企业3.34万家,直接或间接汇总、实现融资规模近万亿元。
四是服务举措扎实推进,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落实“六稳”“六保”和稳经济大盘各项工作部署,2022年以来,市金融监管局会同全市金融系统开展“服务企业·面对面”金融行活动以及“普惠金融县区行”活动。活动坚持见企业、见困难、见服务、见实效,梳理国家、省、市金融惠企政策措施,加大政策宣传和落实,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积极参与惠企服务,履行社会责任,全年共开展不同层级、主题的宣传服务活动30余场次。6月,市金融监管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南京金服”平台等渠道发布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问卷调查,短短一个月时间,共收到了300余家企业的反馈,其中涉及融资需求的,均已推送对接;涉及金融政策诉求和意见建议的,也逐一记录,成为后续政策完善调整的重要参考。在此,向支持南京市金融工作发展的企业、市民表示感谢!
下一步,市金融监管局将继续扛起服务稳经济稳市场主体、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担当,不断完善以企业需求、人民需求为导向的金融服务体系,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谢谢!
主持人:感谢陈新颜副局长。下面请人行南京分行营管部主任张浩介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以及促进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方面的相关工作举措。
张浩: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精准高效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努力提振市场信心,为南京经济加快恢复、回升向好提供坚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一、信贷总量保持稳步增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信贷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窗口指导和预期引导,推动全市金融机构加大南京地区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全力以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2022年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达5.07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5992亿元,同比增长11.9%;本外币贷款余额4.83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4956亿元,同比增长12.6%,存贷款余额继续位居全省首位。11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21.6%,比上年同期高9.5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2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6.9%。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企业融资成本创历史新低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畅通利率政策传导渠道,持续释放LPR改革降成本潜能,指导金融机构落实减费让利政策,促进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1-11月,全市金融机构对企业发放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3%,比上年同期下降18.6个基点,处于有统计以来历史最低水平。从企业规模看,各类型企业贷款利率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中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3.3个基点。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实施,保市场主体促发展成效显着
积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综合有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将央行低利率政策资金精准传导至小微、民营、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今年1-11月,我营业管理部发放再贷款754亿元,同比增长28.61%,发放量再创历史新高,共支持2.53万户市场主体;办理再贴现308亿元,共支持2202户市场主体;今年前三季度,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普惠小微贷款激励资金9.7亿元,撬动其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加618亿元;1-11月,全市金融机构为28.58万户普惠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贷款本金939.8亿元。在此基础上,今年年底前,我营业管理部将再发放再贷款、办理再贴现预计120亿元左右,推动全市金融机构全年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超1000亿元。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更加精准有力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坚定不移抓好政策贯彻落实,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增添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南京经济回升向好、迈出高质量发展的新步伐。
一是推动信贷总量保持平稳适度增长。认真执行精准有力的稳健货币政策,灵活把握窗口指导的节奏和力度,保持辖区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信贷总量平稳增长,为经济回升向上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二是更加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聚焦制造业、民营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投向和结构,为众多市场主体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金融支持。三是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畅通利率传导渠道,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LPR)效能,督促银行落实各项减费让利政策,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四是进一步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力度。加大结构性政策工具运用力度、连续性和稳定性,引导金融机构继续为小微、民营、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精准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落实好对地方法人银行按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2%提供央行激励资金政策,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在南京更好落地见效。谢谢!
主持人:感谢张浩主任。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我市全力完成稳保就业任务,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向好。接下来,请市人社局局长马书婷围绕“挖潜就业岗位强组织”介绍下一步工作举措。
马书婷: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南京市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年来,南京市坚决扛起稳就业保就业政治责任,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全力确保全市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向好。面对今年疫情反复、经济承压等多重不利影响,人社部门综合施策有效破解堵点痛点难点,统筹兼顾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一体推进,持续发力稳住就业基本盘。
为深入贯彻《南京市强信心添动力促发展若干举措》部署要求,人社部门将围绕“挖潜就业岗位强组织”的要求,持续大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岗扩岗,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在优政策、挖岗位、强帮扶、促创新等方面再发力,努力实现企业用工和社会就业的双赢。
一是进一步优化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落实社保费缓缴、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产假期间社保补贴、中小微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助企纾困政策。落实“苏岗贷”,对吸纳就业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民营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及利率优惠支持。企业招用2022年度普通高校毕业生和离校两年内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的16-24岁青年的,按每人1500元标准,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与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见习留用补贴政策不重复享受。
二是拓展就业空间保用工。围绕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和有效投资等实际需求,结合我市主导产业和“2+2+2+X”创新型产业体系构建,深度挖掘更多技术类、管理类、创新类等就业岗位。充分利用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大数据,强化监测跟踪,及时掌握企业开工复工和员工返岗情况,加强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走访摸排和招工登记,对缺工比较严重的企业实行清单式管理,实施“一企一策”,安排助企专员跟进帮扶。市区联动强化跨地区劳务协作,主动对接市外百家劳务协作基地,设立“劳务协作服务站”,组织缺工企业赴市外开展招聘活动,引导当地富余劳动力安全有序来宁务工。对员工来源地较为集中地区无法及时返岗的,开展点对点接返服务。
三是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深入实施“宁聚”十项行动,12月线上线下密集举办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招聘会172场次,通过“人才夜市”打造“挑灯觅才求职”新模式,确保年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聚焦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强化户籍地、常住地就业失业管理服务,分类提供包括政策咨询、求职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创业指导等就业创业各项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加大对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创业支持,进一步落实农民工在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动态摸底管理和分类帮扶,依托街镇、社区(村)持续提供援助服务,落实政策宣介、职业指导、项目培训及提供适合岗位等针对性就业帮扶举措。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就业援助“暖心活动”,针对性提供“1311”就业援助服务(即提供1次政策宣讲、3次免费推荐就业、1次免费职业指导、1次免费职业培训)。落实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政策,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用,跟踪做好退捕渔民等群体就业帮扶,跟进摸排、定向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筑牢“家门口的就业幸福”。
四是推动创新创业扩大就业增量。打破惯性思维,运用新方法、探寻新路径支持就创业。推动创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创业,支持海外留学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团队入产业园区创新创业,提升创业层次。引入社会风投机构和政府创投基金深度参与,通过专业化力量重点培育创业精英和优质项目。创新创业政策服务,集中资源打造创业载体。注重发挥平台经济拉动就业作用,加快吸纳多渠道灵活就业扩量提质。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吸引平台企业入驻提供即时快招服务。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马书婷局长。为解决异地求职青年过渡性住房难题,我市探索推出“宁青驿站”青年人才驿站项目,下面请团市委分管负责同志王军介绍项目建设情况。
王军:为聚力解决大学毕业生求职应聘、入职过渡阶段住房难的操心事、烦心事,帮助青年大学生更好融入南京,助力打造“有归属感的城市”,团市委联合市委人才办、市国资委、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在全市启动“宁青驿站”南京青年人才驿站建设工作。2023年,南京将陆续推出不少于12家青年人才驿站,重点在青年集聚地打造以“过渡性住宿”为核心,多主体供应、多要素聚集、多功能实现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帮助更多青年在这座城市有情感归属的认同、梦想成真的机会、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是精准聚焦服务对象,回答“驿站谁来住”的问题。按照“青年在哪里集聚,站点就建在哪里”的原则,优先在交通便利、青年集聚、方便青年求职的区域附近开展“宁青驿站”站点建设,协调统筹市属国有企业安居集团、东南集团、河西集团从旗下运营的长租公寓、人才社区中提供500间空置房间,全市各板块通过区级平台、人才公寓筹集部分房源,动态统筹为青年提供过渡性住宿。目前,驿站为有意在南京就业创业的本科及以上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服务,主要包括两类人群:一是来宁面试求职的大学生;二是求职成功但尚未落实住房的大学生。同时,为了更好鼓励和扶持企业发展,降低企业的用人资金成本,用人企业为即将入职青年集体进行入住申请的,将被优先满足。此外,对于世界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或家庭困难的应届毕业生等两类青年,也将优先安排入住。
二是持续优化申请机制,解决“青年怎么住”的问题。目前,符合条件的青年可以通过“江苏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和南京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热线进行申请;预计1月中旬起,可以通过“我的南京”APP或者“我的南京”APP大学生版进行申请。符合要求的青年可以根据意向入住时间,登录相关通道填写资料,按照求职、入职单位所在地,选择合适驿站房源,完成注册申请。提交申请后,驿站管理员将第一时间完成入住信息审核,并将结果及时与申请人进行反馈沟通。申请通过后,申请青年可持居民身份证及相关凭证,在申请入住当天到相应驿站办理入住手续,并按照相应驿站日常管理要求入住驿站。“宁青驿站”首次入住期限为7天,如确有需求,通过平台可申请最多延长入住7天,每人每年原则上累计申请不超过2次,累计时长不超过14天。
三是提供全面综合服务,探索“如何住得好”的问题。“宁青驿站”从软硬件两个方面为入住青年提供贴心服务。在硬件服务方面,为青年统一提供床品、四件套、洗漱用品等,并免除了随之产生的清洗费、保洁费、物业费等相关费用,真正实现“免费拎包入住”。各站点还相应配备健身、运动、储物、网络等设施,同时打造“青年之家”,为入住青年提供相对独立的学习、交流和活动空间。在软性服务方面,各级团组织还根据各站点实际情况,组织青年参观城市博物馆、产业园区、美丽乡村等,让青年实地感受南京历史文化底蕴和创新创业氛围,加深城市印象;依托驿站公共服务空间,开展各类文化体育和青年交友活动,打造“宁青驿站”站友圈;面向入住青年开展惠青政策解读服务,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带给入职青年。
下一步,团市委将联合市相关部门,切实推进“宁青驿站”项目实施,同时在服务形式、工作机制等方面探索创新,努力使驿站建得成、用得好,切实打造青年来宁发展的“暖心第一站”,助力广大青年在有“温度”和“归属感”的南京更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感谢王军同志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朋友在提问前先通报自己所属的媒体机构。
南京日报记者余梦娇:我是南京日报的记者。想提问金融监管局:刚才介绍的南京市民营企业转贷基金主要服务对象是哪些企业?企业需要通过什么途径去申请?
陈新颜:成立南京市民营企业转贷基金的初衷是用于帮助民营企业进行先还后贷的贷款资金周转,助力民营企业解决到期银行贷款转贷资金周转困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主要服务于在南京注册、具备持续经营能力、无严重不良信用记录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
目前,单笔5000万以下转贷业务由南京联交所具体办理,企业可以通过“南京金服”平台或“南京金服”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申请,在取得贷款银行续贷承诺意见后,原则上1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转贷资金的审核发放,做到“随申请、随审核、随发放”。谢谢!
江苏商报记者胡欣玥:我是江苏商报的记者。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围绕保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措施,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请问,接下来还有哪些举措?
张浩:谢谢你的提问。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抓好金融支持政策措施落实,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一是围绕“稳增长”,着力保持信贷增长的可持续性。我们将更加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督促指导辖内金融机构根据南京经济发展特点,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将进一步落实落细南京市“强信心添动力促发展8条举措”等金融支持政策,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复苏回升、平稳健康发展;将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努力为保主体、促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二是围绕“优结构”,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注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我们将继续用好用足人民银行各项支持政策,有效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和导向作用,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符合国家发展规划的重大项目建设;将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将全力推进南京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助力南京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三是围绕“降成本”,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一方面,落实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措施,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为贷款利率下行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持续深化LPR改革,督导金融机构切实使用LPR进行贷款定价,推动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现代快报记者徐苏宁:我是现代快报的记者。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076万,2023年预计将达1158万人,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请问南京下一步准备采取什么措施?
马书婷:近年来,随着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加之全国高校毕业生数据总量连续增长,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稳就业工作部署,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摆在突出位置,综合施策创新开展“宁聚”十项行动,打造全过程全链条政策服务体系,取得了新的成绩。
根据省教育厅统计数据,在宁高校2023届毕业生人数预计达28.5万人,总量将再创新高。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党和国家及省、市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目标要求,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的同时,致力“宁聚”更多青年人才来宁留宁发展。
一是大力度开拓就业渠道。围绕我市创新型产业、重大项目及“专精特新”企业需求,深入挖掘国企、事业单位和上市公司、头部企业、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等的优质岗位,多渠道收集高校毕业生岗位信息,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积极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作用,支持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引导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做好匹配对接。
二是常态化落实就业扶持。积极宣介落实“苏岗贷”、一次性扩岗补助、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补贴、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面试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在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同时,为青年学子在宁就业生活减负助力。
三是针对性提供就业指导服务。聚焦2023届高校毕业生和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服务系列活动,如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等,提供常态化、不间断的线上特色服务,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多频次举办精准对接招聘活动,搭建用好线上线下招聘服务平台,提供24小时网络招聘服务,定期发布并多渠道推送招聘月历安排。持续开展“宁聚英才 乐业金陵”就创业指导系列活动,构建上下联动、资源统筹、对接精准的全方位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四是多举措助推自主创业。优化落实青创主体开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优秀项目遴选资助等创业扶持政策,持续组织开展“创聚金陵”创业服务主题活动。做优“青创佳”创业园区联盟,发挥市级大学生创业园示范效应,办好第十一届“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以“青创佳”创业园区联盟为抓手,提升创业指导服务质效。深入推进优秀创业项目遴选及资助,加大力度对接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更多优秀项目在宁落地发展。
金陵了望记者唐浩:我是金陵了望的记者。据了解,“宁青驿站”目前已有驿站可以提供入住服务。请问,具体情况如何?其他驿站有怎样的开放计划?
王军:目前已经有5家驿站投入试运行,提供入住服务,分别是位于江北新区的研创园8849人才公寓店、位于建邺区的河西紫金和寓店、位于栖霞区的东南青年汇仙林店、位于江宁区的安居瑾家珑熹台店和东南青年汇麒麟店。符合要求的青年目前可按照求职、入职单位所在地,同时根据驿站房源情况,通过“江苏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和南京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热线,就近就便申请入住。“宁青驿站”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预计明年三月份之前,12家驿站均能陆续投入使用,最大供应房间数达到500间,为符合要求的青年提供免费过渡性住宿服务。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会后可与发布单位联系。接下来发布第二个主题,由我为大家介绍2022年度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相关情况。
2022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主题主线,积极组织开展新闻发布工作,及时解读最新政策举措、讲好改革发展故事、回应群众关心关切,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今年全年,我市召开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51场(含新闻通气会9场),共68家单位围绕中心工作、重大政策和阶段性重点任务参与新闻发布152次;与此同时,指导市有关各部门自行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百余场。
一是围绕重大主题,做好主题发布。今年十月,党的二十大在北京胜利召开,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主题,我市策划了“奋进新南京建功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活动,从6月份起,先后召开经济发展、创新引领、改革开放、城乡融合、文化强市、绿色生态、人民生活、社会治理八场专题新闻发布会,通过不同主题维度的发布传播,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南京各领域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辉煌成就。八场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各类媒体报道阅读量达百万次。
二是聚焦重要政策,做好权威解读。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围绕我市出台的《南京市“应对疫情 安心过年”十条举措》《南京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南京市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南京市“2+2+2+X”创新型产业体系系列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权威解读,引导企业、市民充分了解政策内容,促进政策深入有效地落地实施。本月,为了让公众和媒体充分了解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委全会精神,全面推动经济巩固回升向好、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的有关政策举措,组织召开了“强信心 添动力 促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分别从“服务营商 优化环境”“拓展市场 提振消费”“扶持企业 促进就业”等方面介绍和解读我市相关政策举措,为经济加快恢复提振信心。
三是立足民生关切,做好信息沟通。近年来,疫情防控一直都是舆论关注的热点,为了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最新疫情形势和防疫要求,今年我们先后召开7场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9场媒体通气会,邀请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市商务局、市民政局等民生部门就市民关切和需求进行及时回应。同时,开展面向市民群众广泛征集抗疫“金点子”的活动,内容涉及核酸检测、社区防控、应急保障、交通运输、区域协防、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关爱特殊群体等方方面面,“三码一屏、一页通行”等一批接地气、有见地的意见建议,得到及时采纳并推广应用,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是助力重大活动,加强城市宣传。大型活动是城市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通过新闻发布平台,助力我市开展的大型专业性活动做好信息发布,如2022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会、2022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等,通过“报、台、网、微、端、屏”全媒体传播矩阵,扩大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塑造魅力南京城市形象。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新闻发布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推动全市新闻发布主体不断拓展、新闻发布主题不断深化、新闻发布水平不断提升。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我们将第一时间权威解读市委市政府政策举措,回应群众关心关切,常态化传播南京声音,为大家带来更多、更及时、更专业、更高效的新闻发布会,在这里特别感谢媒体朋友一年来的关心与支持,希望在新的一年继续关心、关注、支持南京的新闻发布工作,也欢迎大家随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